检测证书查询

珠宝玉石鉴定师证书查询

新闻动态NEWS

玉雕魁首——《大禹治水》山子

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子

高2 24厘米,宽96厘米,重五千三百多公斤


是中国玉雕史上用料最宏、运路最长、耗时最久、

器型最大的玉雕作品,

它是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,

是清代扬州玉雕的巅峰之作。



整块玉雕被通体雕刻成山峰状,好像是矗立在黄河中的一座大山,大山间重峦叠嶂,流水飞瀑,满山遍野密布着苍松翠柏

 

在悬崖峭壁间,聚集着成群结队的治水大军,他们或是开山凿石,或是抬土运石。


在开岩者中,我们还看到了指挥者大禹的身影。


作品生动传神,完美地再现了当年大禹率领民众开山引水的壮观场面。



清代乾隆年间,新疆和田地区的密勒塔山中开采出了一块重达7吨的特大玉石,这块大玉石色泽青绿,质地细腻,光润如脂,且体量罕见,世间难求。


年过六旬的乾隆得知此事,即下旨将玉料运入京城。


和田到北京将近1万1千多里路,据估计,仅运输一项耗时最少也在三年。



玉料入京后,被送至内务府造办处,见到这块玉料,乾隆想起了自己极为中意的宋画《大禹治水图》


大禹治水成功,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。乾隆皇帝希望自己也能像大禹一样,千古留名,于是下旨,将此画作为玉山子的主题。


清代《造办处活计档》中,详细记载了它的策划、设计、制作全过程:


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子,是以宋人《大禹治水图》为蓝本,经造办处如意馆初步设计,于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二月初十画得正、背、左、右四面纸样,由如意馆画匠贾全照图式在玉材上临画,同年三月二十七日造办处拨得蜡样。


当年,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“造办处苏州的玉,作以精巧见长;扬州的玉,作以大取胜。”也就是说扬州的玉雕艺人,特别擅长加工大型玉雕。


经造办处官员与匠人反复讨论,确定交由扬州的两淮盐政玉作坊。


经乾隆皇帝批准,在北京对玉山玉料进行初步加工,再将玉料与蜡样由京杭运河发往扬州。



闰五月初七两淮盐政收到造办处公文、蜡样、玉料后,“以奉发蜡样,恐日久融化,故照发到蜡样刻成木样一座”。后经水路到扬州进行细致雕刻。


此后,遴选当地最好的玉工,分成几班,昼夜不停地赶工,用了7年的时间据估算,其总工程量约为十五万个工作日。


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八月十六,玉山完工后,又派专差护送回京



玉山子回京后,又经过了一年的精琢


正面中部山石处,刻乾隆帝阴文篆书“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”十字方玺;


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《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》御制诗:“功垂万古得万古,为鱼谁弗钦仰视;图画岁久或湮灭,重器千秋难败毁。”


下部刻篆书“八徵耄念之宝”六字方玺,配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底座。


经过三年运输、八年雕琢,共计十一年时间,这件作品终于完工。



玉山背面刻所刻的《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》御制诗除了歌颂大禹了大禹治水的功绩,还描述了玉山制造的本末和目的,并且告诫子孙,勿只为追求珍玩,再做类似的事。



关于玉山子置于何处,乾隆经过费心思忖,决定将它置于自己当太上皇的居住地——乐寿堂,于是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子自清朝乾隆五十三年(公元 1788年)起就在北京故宫的乐寿堂内高高伫立,两百多年来,一直展示着它那看不尽的风姿。